更健康的饮食和减少食物浪费对于减少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Food Additives >> 食品添加剂小知识 >  >> 健康食品

剑桥大学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粮食生产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力,也是气候变化和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今天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仅粮食生产就将达到甚至超过 2050 年全球温室气体 (GHG) 排放总量的目标。

该研究的作者说,我们都应该仔细考虑我们选择的食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转向更健康的饮食只是为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并确保为所有人提供足够食物而需要采取的众多行动之一。

随着人口增长和全球口味转向以肉类为主的西方饮食,增加农业产量将无法满足预计将达到 96 亿人的粮食需求——因此有必要将更多土地用于耕作。

作者警告说,这将付出高昂的代价,因为森林砍伐将增加碳排放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而畜牧生产的增加将提高甲烷水平。他们认为,当前的食品需求趋势必须通过减少浪费和鼓励均衡饮食来改变。

作者说,如果我们保持“一切照旧”,那么到 2050 年,耕地面积将扩大 42%,化肥使用量将比 2009 年水平大幅增加 45%。未来 35 年内,世界上还有十分之一的原始热带森林将消失。

研究表明,森林砍伐、化肥使用和牲畜甲烷排放量的增加可能导致食品生产中的温室气体增加近 80%。这将使仅食品生产的排放量就相当于整个全球经济在 2050 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目标。

该研究的作者写道,通过改变全球饮食将食物浪费量减半并管理对特别破坏环境的食品的需求应该是关键目标,如果实现,可能会减轻一些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

剑桥大学工程系的首席研究员 Bojana Bajzelj 说:“有一些我们无法回避的生物物理学基本定律。生物与环境科学。

“牲畜将植物饲料转化为肉类的平均效率不到 3%,而且随着我们吃更多的肉,更多的耕地被转用于生产为人类提供肉类的动物的饲料。每个阶段的损失都很大,随着全球人类吃肉越来越多,从植物到食物的转化效率越来越低,推动农业扩张和土地覆盖转换,并释放更多温室气体。在这里,农业实践不一定有错——但我们对食物的选择是错的,”Bajzelj 说。

“必须找到在不扩大作物或牧场的情况下实现全球粮食安全的方法。粮食生产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力,也是气候变化和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的食物选择很重要。”

该团队分析了土地利用、土地适宜性和农业生物量数据等证据,创建了一个稳健的模型,用于比较 2050 年的不同情景,包括基于保持当前趋势的情景。

该团队调查的一种情况是在供应方面:缩小“收益率差距”。在“最佳实践”农业中实现的作物产量与实际平均产量之间的差距在世界各地都存在,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差距最大。研究人员表示,应该积极寻求通过可持续的农业集约化来缩小这些差距。

但即使收成差距缩小,预计的粮食需求仍将需要额外的土地——因此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仍然存在。 Bajzelj 指出,更高的产量还需要使用更多的矿物肥料和增加灌溉用水量。

团队分析的另一种情况是食物浪费,它发生在食物链的各个阶段。在发展中国家,储存和运输不善造成浪费;在西方,浪费性消费盛行。 “后者在很多方面更糟糕,因为浪费的食品已经经历了各种转变,需要投入其他资源,尤其是能源,”Bajzelj 说。

到 2050 年,仅缩小产量差距仍显示温室气体增加略高于 40%。缩小产量差距和将食物浪费减半仍显示温室气体排放量小幅增加 2%。加入健康饮食后,该模型表明,所有三项措施相结合,导致农业温室气体水平几乎比 2009 年水平减半——下降了 48%。

“西方饮食越来越以过度消费食物为特征,包括排放密集型肉类和奶制品。我们测试了一个假设所有国家都实现平均均衡饮食的情景——没有过度消费糖、脂肪和肉制品。这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该团队表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研究中使用的“平均”均衡饮食是一个相对可以实现的目标。例如,这些数字包括每周两份 85 克的红肉和五个鸡蛋,以及每天一份家禽。

“这不是激进的素食论点;这是关于以合理数量食用肉类作为健康均衡饮食的一部分的争论,”剑桥大学的合著者基思·理查兹教授说。 “更好地管理需求,例如通过关注健康教育,将带来双重好处——保持健康的人口,并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关键压力。”

来自阿伯丁大学的合著者皮特·史密斯教授说:“除非我们对食品消费趋势做出一些重大改变,否则我们将不得不将能源和工业部门完全脱碳,以保持在避免危险气候变化的排放预算范围内。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除了鼓励可持续农业外,我们还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吃什么。”

“在更均衡的饮食中减少食物浪费和减少肉类消费是必不可少的‘无悔’选择,”Bajzelj 补充道。

出版 :Bojana Bajželj 等人,“粮食需求管理对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自然气候变化》(2014 年); doi:10.1038/nclimate2353